当前位置: 首页>>发展成就>>正文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1-10-28 15:20   教务处

“十三五”以来,学校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推动新时代“高教40条”落实落地,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强化特色”的基本思路,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着力实施“质量强本”工程,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大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培根铸魂的思政教育格局

全校师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落实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自觉将思想、认识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上来,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牢牢把握育人方向,形成育人合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重,立体化构建学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压实学校、二级学院(部)、班级、师生“四级责任”,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要求,深入推进“五个思政”改革创新,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荆楚理工版。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完善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每一门课程。2021年,《计算机基础》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评出了《数字电子技术》等4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见表1),立项建设了11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现正在开展“课程思政”优秀案例遴选活动。形成了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1 2021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序号

学院

课程思政示范

项目名称

课程

负责人

课程团队其他成员

1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电子技术

赵娟

田原、杜华兵、高正明、李艳丽、王恒、胡博文、张科军

2

计算机工程学院

网络安全技术

余琨

付智慧、田学军、李素若、

严永松、肖月、孙银、陈磊

3

经济与管理学院

微观经济学

江丽

罗义云、尹作亮、刘玉洁、

李卓群

4

经济与管理学院

供应链管理

周炜

二、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学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系列文件(见表2),制定配套政策,采取系列举措,健全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切实把本科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不断巩固本科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形成领导班子重视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优先教育教学、政策保障教育教学、教师潜心教育教学、舆论聚焦教育教学的良好局面。

2 学校关于本科人才培养的部分重要政策文件

序号

文件名称

印发时间

1

荆楚理工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的实施意见(试行)(荆理工教[2017]10号)

20170925

2

荆楚理工学院本科生主辅修及双学位教育管理办法

(荆理工教[2017]11号)

20171011

3

荆楚理工学院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

(荆理工教[2018]10号)

20180327

4

荆楚理工学院数字化课程混合式课堂建设管理办法

(荆理工教[2018]10号)

20180327

5

荆楚理工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荆理工字[2018]21号)

20180427

6

荆楚理工学院关于本科专业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

(荆理工字[2019]7号)

20190304

7

荆楚理工学院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荆理工字[2019]20号)

20190508

8

荆楚理工学院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评选办法

(荆理工教〔20202号)

20200109

9

荆楚理工学院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荆理工教〔202110号)

20210308

10

关于印发《荆楚理工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年”工作方案》的通知(荆理工教〔202121号)

20210429

三、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科学明晰,探索“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按照学分制改革的思路,遵循以生为本、通专结合、分类培养、协同育人、强化实践的原则,坚持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素质教育贯穿人才成长全过程,形成“1234”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个培养目标,构筑学校教育、社会教育“2”大育人体系,搭建通识教育+专业主干+个性发展“3”类课程平台,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应用性与学术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4”个融合。

学校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变化和专业类招生要求,推进“1234”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再落地再发展,以课程结构重构为抓手,完成了2021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加大专业学术类、专业应用类、交叉复合类、创新创业类等选修课程建设力度,强化个性化培养,推进专业基础课程、通识核心课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共享,不断探索机械类、设计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计算机类、师范类等专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推动一院一模式的校企实质性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合作办学、协同育人新模式。

四、围绕“四新”建设,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质量提升

学校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要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应用性、地方性、行业性,大力调整专业布局。紧密对接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和“中部崛起”产业链高地十大新兴产业、以及荆门市构筑湖北省区域性增长极的七大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四新”专业建设,通过与荆门市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的对接,建设地方产业急需的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专业。近几年学校新增10个本科新专业,截止202110月,学校共开设本科专业43个,双学士学位专业2个(小学教育、市场营销),第二学士学位专业4个(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编导),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8大学科门类。

3 新增本科专业一览表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所属单位名称

授予学位门类

1

070104T

数据计算及应用

数理学院

理学

2

082003

飞行器制造工程

通用航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工学

3

080213T

智能制造工程

通用航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工学

4

080907T

智能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工程学院

工学

5

080803T

机器人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工学

6

080408

复合材料与工程

化工与药学院

工学

7

100201K

临床医学

医学院

医学

8

130205

舞蹈学

艺术学院

艺术学

9

050306T

网络与新媒体

文学与传媒学院

文学

10

120601

物流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管理学

  学校还开设专科专业13个,涵盖装备制造、医药卫生、农业牧渔、生物与化工、轻纺食品、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等8个专业大类。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卫生、装备制造、教育与体育等3个专业大类为主的专科专业布局,是学校本科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补充。

  学校现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11个、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4个。另有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5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专业5个。

4 优势(一流)专业一览表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专业类型

获批时间

081301

化学工程与工艺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2

2012

2019

082701

食品科学与工程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2

2013

2019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3

2014

2019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4

2020

090104

植物科学与技术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2015

08020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2012

081703

印刷工程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3

2019

080905

物联网工程

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6

2019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入选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8

2019

040107

小学教育

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专业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7

2019

040106

学前教育

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专业

2018

130201

音乐表演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19

081302

制药工程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

130504

产品设计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

五、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建设“一流”课程

按照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标准,立足教育教学与信息化、人工智能的融合,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十三五”时期,学校评审认定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6门。学校引入2家服务商,协助学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校级在线开放课程54门,目前完成上线超星“学银在线”平台课程28门,引进公开慕课平台课程400余门。获批省级精品课程及一流课程21门。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改革,建立了荆楚理工学院智慧教学平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分类分层开展在线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应用。

5 省级一流(精品)课程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负责人

课程类型

1

生物化学

朱德艳

2017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

宏观经济学

李卓群

2018年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

英语演讲艺术

刘诺亚

2020年度省级线下一流课程

4

影视美术基础

李虹

2020年度省级线下一流课程

5

发电厂电气部分

何习佳 

2020年度省级线下一流课程

6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胡秀 

2020年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7

计算机基础

董尚燕 

2020年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8

工程力学

姜海翔

2021年度省级线上一流课程

9

机械制图A1

王平

2021年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10

数据结构

李素若

2021年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11

印刷原理与工艺

张荣荣

2021年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12

电子技术实验(一)

马雪芬

2021年度省级线下一流课程

13

学前教育学

张丽娟

2021年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14

舞蹈基础

刘晓静

2021年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15

色彩表现

朱华欣

2021年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16

英美影视演讲欣赏

刘诺亚

2021年度省级线上一流课程

17

小学英语教材教法

罗倩

2021年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18

有氧舞蹈

徐吉

2021年度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19

财务共享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石焱

2020年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20

5G+4K+AI新媒体制作与发布虚拟仿真项目

别业鹏

2020年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21

血清学虚拟仿真教学项目

何秀堂

2020年度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六、夯实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完善学科竞赛体系,拓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4个,可接纳实习实训学生人数11322人。其中,校级示范基地10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个(其中省级校外实践教学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1个(见表6)。

6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基地名称

获批时间

等级

1

荆楚理工学院-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2

国家级、省级

2

湖北省金龙泉集团有限公司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实训基地

2013

省级

3

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

2014

省级

4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实训基地

2015

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

5

荆楚理工学院—荆门市东宝区教育局教师教育实践基地

2016

省级

学校修订了《荆楚理工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规定》,形成了以国家级、省级A类学科竞赛为依托,以学校特色化学科竞赛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对具有标志性和突破性的学科竞赛获奖,予以重奖,以赛促训,以赛促学。2016-2020年学校共立项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89项,省部级257项,校级487项。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项355项,其中国家级33项。2021年,通用航空学院唐艳华等老师指导学生获得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金奖。

七、加强教学队伍建设,创新教学基层组织形式,持续推动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升

7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带头人

获得时间及奖励等级

1

湖北省地方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霍俊哲 

2014年省级三等奖

2

基层应用型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探索与研究(教材)-

任正云 

2014年省级三等奖

3

应用型本科“知行一体”课程建构与实践——基于规划教材《课程与教学新论》的开发应用-

刘欣 

2018年省级二等奖

4

应用型大学样板课程的建设与研究---以《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

任正云 

2018年省级二等奖

5

英语演讲课程教材建设-

刘诺亚

2018年省级三等奖

6

基于“蓝桥计划”平台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田原

2018年省级三等奖

7

地方高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贯穿式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许维秀

2018年省级三等奖

8

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色彩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朱华欣

2018年省级三等奖

进一步强化二级学院(部)的办学主体地位,理顺学院(部)内部管理体系,加强基层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学校现备案有66个教研室,在此基础上大力培育教学团队,现有8个省级教学团队(见表8),1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见表9)。

8 省级教学团队一览表


序号

年度

团队名称

团队负责人


1

2019

小学教育学科基础课教学团队

 常维国


2

2019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李素若


3

2019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李立威


4

201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

朱德艳


5

2019

校媒融合发展双师型教学团队

陈洪友


6

2020

基础化学教学团队

熊航行


7

2020

机械制造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曹甜东


8

2020

项目驱动式产品创新设计教学团队

朱华欣


9 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一览表

序号

年度

团队名称

学院

1

2019

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教研室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

2019

植物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生物工程学院

3

2019

小学教育教研室

师范学院

4

2019

基础英语教研室

外国语学院

5

2019

影视艺术课程群教研室

文学与传媒学院

6

2020

材料成型教研室

机械工程学院

7

2020

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教研室

 计算机工程学院

8

2021

计算机基础教研室

计算机工程学院

9

2021

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

师范学院 

10

2021

新闻传播学教研室

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闭窗口